年轻人,走实践自我的路
刘焱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轨迹。各走各的路。既不羡慕别人,也不张扬自己,更不贬抑别人。
每条路都可过得有品味,或者有滋有味。甚至苦难,它挡住庸庸众生的僭越而成就着卓越者非凡的品质。
人在自主择路的时候,也总是想选择与众不同的路。这和社会制度正好相反。社会制度是趋同的,趋向于好的同或者趋向于坏的同。而人在自由的形势下,都会有求异冲动,这当属于人的权力和普世价值。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在一首诗中说"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而我却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走什么路都是一生,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身心追逐和复印别人的生平?为何不走出一条实践自我的路,如遵从自己指纹一样,同时兑现与生俱来的使命而杰出自己?当你走到人生结尾处恍然惊觉什么都没找到的时候,至少,你找到了自己。
在现代文明社会,路,有高低的阶级;但无贵贱。低而高贵者有之,高而卑贱者亦有之。高贵是人秉承的位格。高贵或者卑贱,不是路的事,是人的事。走在高处或者低处都可以选择高贵,或者说成就高贵。
不同的路可以唱响同一首进行曲,同一条路也可以演绎出不同的局面,如:幸福或者不幸。
两人牵手的路上,要分外在意和珍惜"在路上",常为自己也为对方多注入些情趣和鼓励,营造一室之旷怡,清新宜"人",自足自安,自信自强,互勉互励,将不同级别的凄风苦雨挡在室外,为对方也为自己。人生须当放眼量,放眼更长远时,势必发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诗经•大雅•既醉)这源远流长的胜景和安慰。
公义、优雅、美善和爱一定是世界的支柱、荣耀和最终的胜出者,不要因当局而迷乱。这正是对永恒事物瞻仰的起点,人也因此有救或者说具有获救的资质。
人的高贵品质,不取决于你走到的那个高点,而是你在路上展开的从灵到肉的光明力度和维度。
"在路上",面对蓝天白云,空气和水,鲜花和食物,还有那些真纯的面容,就能心怀感恩;时时处处感恩的人,内心澄明,充满光明和喜悦。光明喜悦不在于奢华。
人生成败不能只以高低论,还要看是否具有品质生活。人生的幸运也不能仅以显赫一时论,还要看是否一路平稳安逸。
小伙子,放轻松走下去你自己的路吧!
让我把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的诗歌也放在这儿----
<<The Road Not Taken 未选择的路>>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一个地方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and I— 一片森林里分出两条路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而我却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And that has made al lthe difference.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2012年11月根据与儿子网聊整理

让-巴蒂斯·卡米耶·柯洛《白衣的和尚坐着读书》